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06 15:58:37
1
相關知識積累
1、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
擬人(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便于抒情;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利于表達作者情感。
夸張:使表達的情感更為強烈;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引發人們的想象。
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內容上表意凝練,概括力強,抒情酣暢。
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加強語氣;敘事透辟,條理清晰,長于抒情。
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增強表達效果,突出主旨。
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征或所闡釋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設問:自問自答,突出文章內容;吸引讀者,引發讀者思考。
反問:增強語氣,強化情感。
引用:增強文章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文章內容;增強表達效果和說服力。
雙關:使語言幽默;適應語境需要,使表達含蓄曲折,增強文章表現力。
反語:正話反說,顯得幽默諷刺。
2、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體化,激發聯想,感染力強。
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特點,強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揚(先抑后揚,先揚后抑):引發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瀾;感情鋪墊,突出喜歡贊美或批評諷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對事物的描繪過程中寄托作者的個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虛實結合: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刻畫人物性格更鮮明,凸顯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動靜結合:以靜襯動或以動襯靜,起烘托作用。
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突出表現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
聯想想象:豐富文章內容;使形象更為生動形象;增添文章藝術表現力。
反語(反諷):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親昵情感或諷刺語氣;辛辣諷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戰斗性。
3、敘述方式
順敘: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的進行敘述。
倒敘:突出事件的結局,制造懸念。
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豐富。
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敘: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