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07 16:39:26
(5)評價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代中國隋唐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一場改革。改革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勢力,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經濟發展。
(6)日本民族的特點:善于學習、長于模仿;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來,變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7)日本民族特點給我們的啟示:我們要善于學習其他國家或民族的先進文化,敢于開拓創新,堅持改革開放。
7.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
大約570年,穆罕默德出生于古代阿拉伯半島麥加城;創立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經典為《古蘭經》,信奉真主“安拉”,教歷元年是622年;610年開始傳教,622年,在麥地那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632年6月8日,病逝于麥地那。他的繼承者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8.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1)封建制度的確立:法蘭克宮相查理?馬特(約688-741)改變了以往將土地無償分給貴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條件地分封給貴族。(影響)在這種分封的基礎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制度。
(2)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礎是封土制,甲把一塊土地分給乙,則甲成為乙的君,乙成為甲的臣。
(3)封君封臣制的特點: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擔義務和負有責任。
(4)封建等級制: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礎上,形成了封建貴族等級制度。公爵是貴族中的第一等級,最初授予部落首領。公爵之后依次為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騎士的道德:對封君忠誠、尊重婦女、舍生取義。
(5)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采邑分封,權利對應義務,層層分封,依次互為主次。通俗的說,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封臣。
9.世界三大宗教的產生與傳播(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10.羅馬教廷的地位
丕平獻土:法蘭克的宮相丕平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當上了法蘭克國王,為回報教皇的支持,丕平將羅馬附近的拉文那地區送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影響)它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使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