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1 15:05:28
前二六0戰又起,秦趙之間戰長平,
趙括紙上來談兵,四十六天糧草盡,
趙軍大敗秦軍勝,從此六國難抗衡。
七、大變革的時代
(一)
春秋出現鐵農具,戰國時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農業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農田,
治水功勞勝大禹,造福人民幾千年。
(三)
孝公治國有心計,商鞅變法最有力,
承認私人有土地,獎勵耕戰免徭役,
廢除貴族的權力,建立縣制搞治理,
經濟得到大發展,軍隊有了戰斗力,
戰國后期秦最強,商鞅變法了不起。
八、九、中華文化的勃興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銅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觀天很注意,日食月食書中記,
夏朝歷法叫“夏歷”,戰國二十四節氣。
(三)
最早名醫是扁鵲,針刺湯藥和按摩,
“望聞問切”診疾病,中醫沿用真不錯。
(四)
楚國詩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長詩有《離騷》,思想藝術傳千年。
(五)
孔子相傳為圣人,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張“愛人”察民情,“為政以德”反酷刑,
辦學收徒三千人,因材施教出賢能,
啟發學生多思考,主張溫故而知新,
言行收錄在《論語》,儒家學派創始人。
(六)
老子道家創始人,學說記在《道德經》,
主張事物對立面,正反兩面要想清。
(七)
百家爭鳴好形式,“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愛”“非攻”墨主張,“仁政”治國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莊子,主張“無為”而來治,
法家代表韓非子,反對空談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孫武,《孫子兵法》論軍事。
十、“秦王掃六合”
(一)
前230—221(年),秦滅六國大統一,
始皇咸陽來登基,至高無上大權集。
(二)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縣制,
全國統一度量衡,還有貨幣和文字,
為了思想大控制,“焚書坑儒”有得失。
(三)
抵御匈奴筑長城,開發南疆修靈渠,
開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國了不起。
十一、“伐無道誅暴秦”
(一)
秦朝暴政民憤激,戍卒大澤揭竿起,
勢如破竹建政權,陳吳敗后項劉繼。
(二)
項羽領兵創奇跡,巨鹿大敗秦主力,
劉邦率兵逼咸陽,短命秦朝就滅亡,
楚漢之爭又四年,劉邦長安建政權。
十二、大一統的漢朝
(一)
劉邦用人“張蕭韓”,前202(年)建西漢,
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百姓的負擔。
“文景之治”謀發展,社會面貌大改觀,
輕徭薄賦得民心,獎勵農桑重生產,
帶頭節儉把事辦,“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國庫錢糧都豐滿,
著眼長治和久安,武帝一統更不凡。
(二)
雄才大略漢武帝,善用人才把權集,
罷黜百家尊儒術,集權削侯分土地,
舉辦太學學五經,一統江山鼎盛期。
十三、兩漢經濟的發展
(一)
武帝治河有高招,文武官員背柴草,
親臨工地看治理,八十多年無災澇。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