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2 14:51:41
3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33.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五、最、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體
1.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民群眾共同富裕。
2.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4.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為嚴格的法律是:憲法。[來源:學科網ZXXK]
5.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是指:人身自由權。
6.公民行使監督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聞監督。
7.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8.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9.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
10.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1.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人口問題。
12.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憲法。
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有:最高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
14.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領域中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六、特點、特征
1.我國現階段小康的特點: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中華文化的兩大特點(或說特征)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3.人口現狀的特點:
(1)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
(2)新的特點: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
七、內涵、含義、定義
1.違法行為的含義: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2.犯罪的定義: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3.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含義: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權利和義務。
4.公民的經濟權利的含義:指公民享有經濟物質利益方面的權利,它主要包括勞動權、休息權、生活保障權等。
5.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6.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
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2)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3)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4)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5)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8.科學發展觀的含義(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9.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兩個階段:
(1)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八、機關、機構
1.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是指:人民檢察院。
2.我國的法律審判機關是指:人民法院。
3.我國的監察機關:監察委員會。
4.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統稱人民代表大會)。
5.我國的國家機關有: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國家行政機關(人民政府)、國家審判機關(人民法院)、國家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國家監察機關(監察委員會)。[來源:學科網]
6.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7.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8.我國的最高監察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
9.在我國,有權制定和修改憲法的國家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九、主體、主題、核心、中心
1.依法治國的主體:廣大人民群眾。
2.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3.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