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0 16:23:37
標題
題型:辨析題目的含義及作用
1、含義:先分析基本義,再揭示比喻義、引申義、象征義。
2、作用:貫穿全文線索;概括主要內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懸念,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注意、思考、興趣等)
內容
題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樣)
方法指津: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題型二:分析故事的情節
敘事散文:起因、經過、結果
小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嚴格按照示例的字數、結構等要求,歸納出與此形式相類似的情節
題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內容上的作用
①開篇:開篇點題;開門見山;開宗明義;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季節、天氣);交代故事發生的原因;吸引讀者;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②中間:表現了……人物的……形象特點(或性格特點、心理活動、思想感情、精神品質);與上文……相呼應,與上文……形成鮮明對比;為下文……作鋪墊(埋伏筆);推動……情節的發展;
③結尾:畫龍點睛;點明中心;深化中心;升華主旨;耐人尋味,留下想象的空間;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給讀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
主旨
題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
1、答題模式:內容+主旨(情或理)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敘述了、介紹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跡、經過),表現了(表達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諷刺了)…………的感情(現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關鍵句,抓關鍵詞
如:標題、開頭段,結尾段、過渡句(段)、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出現句、標題相關句、照應句
題型二:分析段落在內容上的作用
答題示例:點明主旨,揭示主題,升華主旨,深化中心。
結構
題型一:劃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內容
方法指津:
(1)按事件的發展過程
(2)按空間的轉換
(3)按時間的變化(順序、倒敘、插敘)
(4)按感情的變化
(5)按內容的邏輯變化(如總分總)
(6)按表達方式的變換(敘事、抒情、議論)
題型二:分析文章的線索
1、類別:人物線索、事件線索、事物線索、時間線索、空間線索、情感變化線索、明暗兩線
2、方法指津:①文章的標題;②文中段反復出現的詞語或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句;④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行蹤
3、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接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結構嚴謹。
語言
角度一:從修辭的角度
題型一:判斷語句的修辭,并品析語句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1、答題模式:修辭+效果+表面內容+深層作用
此句運用了……修辭手法,……(效果)描寫了……(表層內容),表現了……(深層作用)
2、常見修辭及表達作用
(1)比喻:將……比作……,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描寫了)……的……(特點),化抽象為具體,使人易于理解。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動作),使之人格化,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的…(特點)。
(3)夸張:突出強調了……的本質特點,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4)排比:突出強調了……(特點),節奏鮮明,增強語勢,極富感染力。
(5)對偶: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
(6)反復:強調突出……(特點)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7)設問:有問有答,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8)反問:突出強調……(特點),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9)對比:將……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特點),以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10)引用:引用……,表現了……(特點),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11)反語:使語言幽默風趣,諷刺了……(特點)
3、示例:此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柳葉在烈日炙烤下的形狀,表現了天氣的炎熱和祥子拉車生活的艱辛。
角度二:從表達方式的角度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一)描寫——人物描寫
題型一: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有什么表達作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