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2-20 20:53:46
“轉行”有多快?從提出自產口罩到第一批產品交付,上汽通用五菱只用了幾天時間。
返崗要多久?包車700余輛,申洲國際從四川、甘肅等14個省市安全接回1.7萬多名員工。
最快速度轉產、竭盡全力復工。憑借完整的供應鏈、較強的制造能力,中國制造正努力化解疫情帶來的影響,展現出抵御風險、勇于向前的硬核實力。
轉產:需要什么,就造什么
6000平方米車間改造完畢,設備完成最后調試,生產裝置開足馬力……制作外貿服裝的上海嘉麟杰開始“轉戰”醫用防護服。公司總裁楊世濱告訴記者,企業邊改造邊生產,目前日產量可達6000件。
在一線防疫物資,特別是醫用防護服、口罩等仍然存在較大缺口的當下,很多紡織服裝企業紛紛轉產,加入物資生產“大軍”:恒天嘉華將無紡布生產線調整為醫用口罩和防護服材料,截至2月13日累計生產口罩404.5萬片;即發集團對原有流水線重新排列組合,一期有望實現日產6萬只口罩。憑借緊密產業鏈配合和較強制造能力,轉產企業短時間內實現量產,緩解防疫物資緊缺問題。
汽車、電子等行業的“跨界”,展示出中國制造的另一種速度。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短時間內聯動供應商和經銷商,快速完成無塵車間的改造和生產線調試,第一批防護口罩已于2月13日生產完成;富士康在深圳華龍的生產基地已下線量產的口罩;國機集團用9天研制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破解防護服生產瓶頸。
正因有完整制造體系,才能支撐階段性的高需求;正因有完善的產業集群,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調整出應對的產能。轉產讓很多人感受到中國制造“跨界”速度,也看到了背后供應鏈的強力支撐。
“我國擁有最完整的制造體系,也沉淀積累了很強的供應鏈。”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說,完整而靈活的供應鏈是制造業實現“隨機應變”的底氣,更是應對挑戰、抵御風險的關鍵。
復工:加快生產,加速“沖關”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復工復產是當下很多制造企業的真實寫照。
一輛輛大巴車停靠在寧波申洲國際園區。員工們登記、測體溫后,提著行李走進宿舍樓。
申洲日產180萬件衣服,訂單排到了年底,及時復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派出700余輛大巴接員工復工,安排2000余間隔離用房,對所有廠區、食堂、宿舍定期消毒,“疫情帶來的困難是暫時的,要想方設法渡過難關。”申洲董事長馬建榮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