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2-20 21:42:53
保障有力,謹防企業復工“輸入性風險”
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不但要“有序”還要“有力”。為企業復工“保駕護航”,交通、衛生等部門全力做好保障。
“交通是人員流動的大動脈,保障各類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生命線。”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務經濟發展,《指導意見》為下一步做好交通運輸保障工作提供了指引。
陸永泉說,根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交通運輸部門優先保障“三必需”企業、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領域企業運輸需求,進一步暢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要開設綠色通道、貨運專用通道,同時增加健康檢測力量,進一步提高車輛通行效率,保障各類客運車輛快檢快通。對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通過;對其他運送物資車輛駕駛員、裝卸工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健康申報,符合規定的正常放行,不得采取隔離措施。同時按照“防運并舉、分類指導、一車一方案”的原則,對具有一定數量規模且同一出發地、目的地的企事業員工和務工返程人員,采取點到點包車運輸、定制公交等方式保障職工返崗和通勤。
企業要復工,員工需保障。全力保障復工企業用工需求,《指導意見》提出對重點企業實行清單式管理,準確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和招工缺口,通過線上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發布。建立省內縣域跨區域聯動對接機制,在低風險地區組織開展“點對點”招聘活動。中風險地區可在無疫情的鄉鎮開展定點、集中招聘活動。對長三角地區聯防聯控互認機制取得相關證明的人員,可憑證明跨區域自由通行,避免重復檢測和重復隔離。
謹防企業復工復產帶來的“輸入性風險”,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冬表示,各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將在近期組建技術指導團隊,指導企業開展5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導企業“學”,開展防控技術培訓。指導他們掌握預防性消毒、疫情報告、隔離觀察等工作方法。二是指導企業“管”,加強返崗員工管理。對復工人員開展分類管理。三是指導企業“消”,開展預防性消毒。督促企業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按照相關消毒技術指南,對廠房、車間、電梯、設備、食堂、會議室、宿舍等所有公共場所進行殺菌消毒。四是指導企業“測”,開展日常健康監測。每天對員工開展體溫監測,所有來蘇返蘇員工每日填報“健康申報系統”。五是指導企業“處”,科學開展疫情處置。一旦發現員工有發熱、咳嗽等可疑臨床表現,立即送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并向技術指導團隊報備。截至2月17日,已有113.33萬人主動申報,疾控部門開展高風險人群信息核查13818人,追蹤送醫36人,其中7例被確定為確診病例,指導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指導意見》還對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全面加強重點物資供應保障、切實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抓好企業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等提出明確要求。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