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5 18:00:25
《西游記》
1、名著背景
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明朝著名小說家。《西游記》寫于明朝,現在仍然是我國四部古典名著之一。
2、中心思想
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3、寫作特點
①這部小說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
②善于塑造任務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
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大膽奇特的夸張。
4、人物性格
唐僧: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孫悟空:桀驁不馴、敢作敢當、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敢于反抗壓迫。
豬八戒: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話、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斗勇猛、知錯能改、淳樸憨厚。
沙僧: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
5、閱讀感受
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和心血。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
水滸傳
1、名著背景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本書寫于明朝。
2、主要內容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3、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征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吳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林沖(豹子頭):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梁山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風):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江(及時雨):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為人仗義、善于用人、但總想招安。
楊志(青面獸):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精明能干、粗暴蠻橫。
4、閱讀感受
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②本書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③語言上,小說采用古白話,所以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朝花夕拾
1、名著背景
作者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2、主要內容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具體生動地顯示了當時中國的風習和社會情狀。《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七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后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3、寫作特點
①首先部分散文中顯示出來的鮮明的夾敘夾議的特點。這類散文包括《狗.貓.鼠》、《二十四孝圖》、《無常》、《父親的病》、《瑣記》等篇。由于使用夾敘夾議的手法,這部分文章大都顯示出比較明顯的社會批判和文化反思的特點。
②善于抓住事件、人物的最具有典型意義的特點特征,以小見大,以偏概全,去展示事件的內涵,去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征,去勾描人物、事件的基本面貌形態,能給讀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