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3 20:27:41
抗擊疫情,你我責無旁貸;凝心聚力,方能共克時艱。先發制人是社會輿論引導過程中一條公認的定律。對此,各地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要強化輿論引導,加強有關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工作,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讓事實透明,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公眾猜測,不給任何謠言以可乘之機。
傳播正能量,匡扶正義氣。
流言止于智者。莫聽謠言四起,相信眼見為實,真正讓謠言止于源頭。
“及時”是阻擊疫情的應有姿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級領導干部都面臨著考驗,這就好比闖關,其中“輿論關”是必須要過的一道關。疫情讓人不安,滿天飛的謠言更是加劇了民眾的恐慌。消除恐慌,就要及時準確發布權威信息,澄清不實信息,做好信息公開、透明,同時對造謠傳謠者采取相應處罰。說到底,領導干部不避諱、不搪塞,才能讓人們放心、贏得群眾信任。
角度三:關愛他人,不歧視他人。
我們的敵人是病毒,絕不是同胞。我們要給他們關心,生活上幫助他們,心理上安慰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永遠和他們在一起。科學防疫不是冷漠、歧視和以鄰為壑的借口。給他們安排符合防疫標準的集中安置場所,體現的是人性的溫度,也是對疫情控制負責任的態度。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排斥與歧視,令封城后的武漢人倍感委屈、無奈與煩惱,遭受到了非公正的對待,給這場全民戰“疫”帶來了不和諧干擾。近期,多地出現了“湖北籍游客因疫情管制無法回家,滯留當地入住酒店被拒”,“擴大化”、“污名化”更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比如一些地方出現了“不歡迎武漢人及鄂A車牌車輛”的標語,網絡上將武漢人貼以“毒人”標簽,一些地方在行為上也有走偏之勢,將排查、追蹤、梳理,變成了圍追堵截,及至涉鄂人員信息被泄露,被少極少數人用于辱罵,使他們蒙受精神上的傷害。遏制疫情蔓延,異化為極少數的污名和歧視“武漢人”、“湖北人”。
有效防控疫情當從“善待同胞”做起
近期,在網上出現了個別地方不善待武漢人乃至湖北人的現象。不錯,武漢被視為“疫區”,從那里到異地的人,如果是近期剛剛到達異地的武漢人,自己首先應該按照要求那樣,主動隔離自己,直到醫生確定健康后再解除隔離,這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乃至對防控疫情負責的正確態度。
遺憾的是,個別地方還是出現了抵制和驅離武漢人甚至湖北人的錯誤行為。必須認識到,武漢疫情不是武漢人也不是湖北人的錯,武漢封城是武漢人為此做出的巨大犧牲,武漢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是我們的同胞,只要配合檢查,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做,就要善待他們,切不可歧視他們。
越是在這個特殊時段,全國人民越是要團結一致。有效防控疫情還要適當“換位思考”。在異地他鄉遭遇同樣的歧視和不公,無疑給武漢人或湖北人的傷口上撒鹽。即便是疫情源于武漢,卻也不意味著就是武漢人的過錯。病毒的爆發,不是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簡單。因此,對疫情形成一個理性的認識,當是應有的態度,而煽風點火,失去理性,不善待同胞,無疑是在跑偏。
生命重于泰山,卻也要在疫情面前保持理性,彰顯人性之光,還要顧全大局,有正確的取舍,既做到不漏掉一個疑似病人,也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不讓本是受害者的武漢人或湖北人在異地寒心。非常時期確實需要非常之舉,但唯有理性才能做到。
角度四:商人不哄抬物價,牟取暴利。
疫情是對我們共同的考驗,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部分商人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發國難財惑亂了人心,擾亂了市場秩序,既冒犯了民眾,也觸犯了法律。一些人的行為害人害己,一定會受到法律嚴懲。
10只口罩850元?近日,北京一藥店借疫情“坐地起價”,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理,面臨最高300萬的處罰。無獨有偶,河南省鄭州市一超市一斤白菜定價近7元,被罰款50萬元。
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這是典型的發國難財,被依法懲處,咎由自取。這也給其他商家敲響了警鐘,非常時期,更須恪守法度,不講道義、無視法律,終會付出代價。
春節期間,物價有所波動,都在情理之中。但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坐地起價,趁火打劫,不僅給民眾添堵,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剝奪感,也是給防病救災添亂。
發國難財惑亂了人心,擾亂了市場秩序,既冒犯了民眾,也觸犯了法律。我國《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明確規定,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也強調,“嚴厲打擊防控物資囤積居奇等行為”。不良商家,務須嚴懲。特殊時期,殺雞就要用牛刀。
商家在商言商,追逐利潤實屬正常,但不能見利忘義,置法律法規不顧,置商業倫理不顧,置大眾情感不顧。處罰無良商家并非目的,而是要通過維護法律尊嚴,發揮震懾作用,維護市場秩序,最終穩定人心。
當前,有不少企業主動紓解國難,積極參與防控疫情,或捐款或捐物,或提供建議,擔起了應有的社會責任,書寫了可贊可敬的暖心故事。
我們不奢望所有的企業都能這樣,也無意對商家進行道德“綁架”,但是,面對可能對經濟社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的疫情,企業無論大小,都無法置身事外,都有責任自覺投入防控疫情的阻擊戰。想渾水摸魚地撈一把,難逃道德審判和法律制裁,占了小便宜吃大虧。
當前,防控疫情是最重要的工作,我們要做的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要拖后腿,不要使絆子,也不要節外生枝,更不要將手榴彈往后扔。最大程度凝心聚力,我們才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角度五:危難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天災已經來臨,不以我們的意志轉移,我們能做的就是戰勝災害。我們有黨的領導,我們有醫護人員的忘我奮戰,我們有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堅信勝利屬于我們。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隔離結束,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角度六:愛心、奉獻、堅守。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帶領專家組及時趕赴重災區武漢;廣大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甘于奉獻,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廣大黨員干部放棄休假,奔波在基層農村,全面動員和預警,只為守護一方平安。他們在病毒中逆行,是最美的逆行,更是我們最好的“保護傘”。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奉獻精神,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讓我們看到了病毒陰霾背后希望的曙光。
角度七:責任擔當,不忘初心。
安全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就是守護我們的初心。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
來源:新華網宋 燕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面對不期而遇的新考驗、突如其來的新挑戰,有這樣一群人身披白色“鎧甲”毅然逆行而上。“我自愿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一句句鏗鏘話語道出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一封封主動請纓的請戰書,字里行間寫滿醫者仁心。
他們義無反顧奔赴疫情戰場。疫情不等人,要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披掛上陣,沖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名又一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在志愿書上簽名,請求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多支醫療隊陸續出發,緊急馳援武漢……危難時刻,不平凡的選擇,盡顯醫者本色。他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果斷逆行、無畏奔赴的背后是鋼鐵般的信念和堅如磐石的初心。
他們心懷大愛奮戰抗疫一線。這是一場與死神的博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懷揣一顆赤誠心、無私心,他們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沖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人民健康殫精竭慮、無怨無悔。
他們傾盡全力守護人民健康。摘掉口罩,鼻梁已被磨破,臉頰的勒痕清晰可見;脫掉防護服,汗水早已濕透衣背;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一幅幅令人淚目、心疼的畫面,定格了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的諸多不易。是他們堅守一線、默默守護,以“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的醫者仁心全力以赴,更多的患者才得以及時確診,治愈恢復的病例也在持續增加。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偉大。以疫情為令,白衣“逆行者”挺身而出、迎難而上,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讓我們看到了病毒陰霾背后希望的曙光。但是,“逆行”并不是一場孤獨的跋涉。醫生護士、科研人員、媒體記者,等等,無數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國力量。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因為他們,我們不怕。因為他們,我們相信。向每一位抗擊疫情的英雄致敬,愿此去平安,凱旋歸來!
角度八: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我們休戚與共。疫情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在與這場魔鬼的戰斗中,沒有一座孤島,沒有一個人是獨自在戰斗。讓我們心相連、情相擁、愛相通,不膽怯、不退縮,肩并肩、手挽手,筑起抗疫的鋼鐵長城,一起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戰勝疫情這個魔鬼。中國人民團結一心,一定能戰勝疫情。
心心相印的人,在悲哀之中必然會發出同情的共鳴。精準馳援,向武漢進發。最近,我們總被一些雪中送炭的溫情所感動,各地醫療隊援助迅速集結,誓言有聲,民間團體踴躍捐款,大愛無聲,頭部企業平臺功能彰顯,主動作為,諸如“阿里巴巴宣布: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從海內外直接采購醫療物資,定點送往武漢及湖北的醫院,給醫護人員每天送一日三餐。菜鳥聯合各快遞公司伙伴開通的全球綠色通道,將優先確保各類防護用品第一時間送達武漢”之類的事例不勝枚舉。身處疫區者也抗疫自強、主動作為,一群在武漢的市民自發組織起車隊支援、物資資源對接為主的志愿隊,負責急需物資運送,接送奮戰在各醫院戰線的醫生等,成為這個寒冬里暖心的“逆行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