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3 22:22:28
我老是磨蹭著要跟爺爺去趕鴨,爺爺總是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周兒,等你讀完中學再說吧。”我磨破嘴皮也沒用,爺爺的趕鴨棒何時能到手中啊!
去年暑假,爸爸叫我到親戚家去走走,我把嘴咕嘟得能掛油瓶:“不嘛,我偏要上鴨船。”爸爸生氣了,發狠要揍我。爺爺這回出面幫我解了圍:“周兒迷上了我那根趕鴨棒,就讓他跟我去趕幾天鴨吧。”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嗨,爺爺這才是真正疼孫兒呢!”
小鴨船可不像大船那么平穩,我一跨上去就蕩起秋千來了,嚇得我心怦怦直跳。爺爺連忙叉開兩腿喊聲:“站穩。”便將趕鴨棒在水里一點,搖搖擺擺的小鴨船,乖乖地向前游動了。我一看,挺簡單的,便央求著爺爺說:“爺爺,將趕鴨棒給我使使。”爺爺笑笑說:“周兒,這趕鴨棒恐怕不如你的筆抓在手里聽使喚啊,記住,靠船下篙,船向左拐朝右劃……”
“得了,得了。”我接過趕鴨棒,拿出吃奶的勁下篙,小鴨船像喝醉了酒似的,跌跌撞撞,東倒西歪,在河中心打起來了轉轉。嚇得滿河的鴨子嘎嘎地叫,隊形亂套了。那只頭尾披翡翠羽毛的大雄鴨,向我拍拍翅膀,瞪著眼睛,好像在說:“是哪里的小冒失。”我急得差點兒哭出聲來。爺爺看出我的尷尬相,連忙接過趕鴨棒,在水面上輕輕畫了一道弧線,鴨子立刻又恢復了原來的隊形,嘻嘻鬧鬧地在船前游開了。我當時真有點兒生氣,不由得冒了一句:“這扁嘴畜牲也會欺人。”爺爺笑笑說:“別急,現在你還未入門呢。”
傍晚,我隨著爺爺趕鴨進欄了,爺爺將那趕鴨棒一揮,一聲口令:“噢噓!”鴨子便排成一路縱隊,爺爺將隱藏在雪白胡子里的嘴一張一合地數著一五、一十、十五……呵,爺爺在為鴨子點數哩,難怪爺爺放鴨丟失一只都有數啊。
晚上,我和爺爺作伴兒,看了一會兒《養鴨技術》,我好奇地問爺爺:“養鴨子也有這么多學問哪?”爺爺聽了將笑意隱藏在雪白的胡子里說:“多著呢,你爺爺鴨蛋大的字識不了兩簍簍,初學養鴨時,走了多少條彎路,不管干什么,沒有文化不行哪!”我才明白,為啥爺爺要等我讀完書后才讓我趕鴨啊。
月亮偏西,我起身悄悄地朝欄里一看,嗬,鴨子下蛋了,一只只大花鴨,把頭一伸,尾巴一翹就生下了一只只大大的鴨蛋。
看著滿欄白花花的鴨蛋,我的心陶醉了。爺爺告訴過我,他養的鴨子如果一只一只排成趟,足足有幾十里路長,鴨子生下的蛋,就是一個暑假也數不完。將來等我接過爺爺的趕鴨棒,要砌更大更大的鴨棚,養更多更多的鴨……
評析 全文以“趕鴨棒”為線索,寫了爺爺大半生的養鴨經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政策使爺爺的一技之長有了用武之地。“趕鴨棒”就像一根“彩線”,爺爺趕鴨事跡就像一顆顆的珍珠;小作者以時間為序將這“一顆顆的珍珠”串聯起來,全文結構嚴密;另外口語化的描述為這篇習作增添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小作者熟悉農村生活,因而筆下爺爺的形象栩栩如生;文章描寫生動,敘述流暢,遣詞用語十分活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