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9 14:31:33
14.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 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 dB。
15.聲的利用:
(1)傳遞信息:例如聲吶、聽診器、B超、回聲定位。
(2)傳遞能量:例如超聲波清洗鐘表、超聲波碎石。
【第三章 物態變化】
16.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17.使用溫度計前應先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3)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態變化:
(1)熔化:固→液,吸熱(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熱(水結冰)
(3)汽化:液→氣,吸熱(濕衣服變干)
(4)液化:氣→液,放熱(液化氣)
(5)升華:固→氣,吸熱(樟腦丸變小)
(6)凝華:氣→固,放熱(霜的形成)
20.晶體、非晶體的熔化圖像:
21.液體沸騰的條件:(1)達到沸點 (2)繼續吸熱
22.自然界水循環現象中的物態變化:
(1)霧、露――――液化
(2)雪、霜――――凝華
23.使氣體液化的途徑:(1)降低溫度 (2)壓縮體積
【第四章 光現象】
24.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5.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射擊瞄準、小孔成像。
26.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7.光的反射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類
28.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平面鏡所成像的是虛像。
29.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
30.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31.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32.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33.看不見的光:
(1)紅外線:主要作用是熱作用――紅外線烤箱、電視遙控
(2)紫外線:主要作用是化學作用――驗鈔、殺菌
【第五章 透鏡及其作用】
34.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35.平行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圖:通過透鏡的三種特殊光線:
36.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1)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原理);
(2)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原理);
(3)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原理)
另:當u=2f 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用來測焦距)
當u=f時無法成像。
37.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38.老年人戴的老花鏡是凸透鏡,近視眼患者戴的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39.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的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0.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41.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
42.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用量筒測出體積,用公式
ρ=M/V計算出該物體的密度。
43.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體的密度,一般物體都是在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密度變小,即熱脹冷縮。(水在4℃時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熱縮冷脹。)
44.密度與物質鑒別: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通過測量物質的密度可以鑒別物質。
【第七章 力】
45.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4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