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21 18:39:11
22.下圖為“胃酸完全抑制劑”的標簽。
(1)“胃酸完全抑制劑”主要成分中屬于鹽的物質是__________(寫化學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劑”后在胃內發生反應的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任寫一個),它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
23.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探究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
(實驗過程與分析)
(實驗反思與拓展)
(1)某同學認為實驗一的結論不正確。經討論,設計如下實驗來探究稀硫酸與NaOH溶液能否發生反應。
觀察到右側實驗試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稀硫酸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于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可通過檢驗有新物質生成或檢驗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證明物質間發生了化學反應。
考點二復分解反應的應用
24.下列四種離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Cu2+SO42-Ag+Cl-B.H+Na+K+NO3-
C.H+Ba2+NO3-CO32-D.Mg2+Cl-OH-Na+
25.下列各組轉化中,一定條件下均能一步實現的組合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6.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27.有一溶液X是下列四種物質中的一種,將其分別滴加到盛有碳酸鈉溶液、硝酸鋇溶液、氯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的現象如下表。則溶液X是下列選項中的( )
A.稀硫酸B.MgSO4溶液C.KOH溶液D.稀鹽酸
28.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不是Cl-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A.加水稀釋后FeCl3溶液黃色變淺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未消失
D.觀察KCl溶液沒有顏色
29.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等離子,可將粗鹽溶于水后進行如下操作:
① 加入適量鹽酸,② 加過量NaOH溶液,③ 加過量Na2CO3溶液,④ 加過量BaCl2溶液,⑤ 過濾。下列操順序合理作的是
A.②③④⑤①B.②④③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
30.現有①Ba(NO3 )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可通過實驗方法將它們一一鑒別開來,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
31.鹽中含有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相似的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1)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的溶液均顯_____________色,因為它們都具有相同的陽離子;向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分別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實驗現象發生,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Cl2溶液,能發生反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另外一種物質不反應。
(3)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某純凈物的溶液,能同時將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轉變成沉淀,該純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礎訓練:
考點一 復分解反應
1.【答案】B
【解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置換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形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
A. Fe+H2SO4FeSO4+H2↑,屬于置換反應,選項錯誤;
B. HCl+AgNO3AgCl↓+HNO3,屬于復分解反應,選項正確;
C. CaCO3CaO+CO2↑,屬于分解反應,選項錯誤;
D. CH4+2O2CO2+2H2O,不屬于任何基本反應類型,選項錯誤。故選B。
2.【答案】B
【解析】A、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均無單質,不是置換反應;
B、Na2CO3+2HCl=2NaC1+H2O+CO2↑,是碳酸鈉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鈉和碳酸,符合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屬于復分解反應;
C、化合反應是多變一的反應,Na2CO3+2HCl=2NaC1+H2O+CO2↑,該反應生成物有多種,不是化合反應;
D、分解反應是一變多的反應,Na2CO3+2HCl=2NaC1+H2O+CO2↑,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多種,不是分解反應。故選B。
3.【答案】B
【解析】A、硝酸鈉和氯化鉀不能反應,混合時沒有沉淀生成,故選項錯誤;
B、氫氧化鐵和硫酸反應能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能溶于水,沒有沉淀生成,故選項正確;
C、碳酸鈣和氯化鈉溶液不反應,因為碳酸鈣不溶于水,故選項錯誤;
D、硝酸銀溶液和氯化鎂溶液混合后能生成氯化銀沉淀,故選項錯誤。故選B。
4.【答案】C
【解析】A、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屬于置換反應,A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氧化鎂和水,無氣體生成,屬于復分解反應,B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屬于復分解反應,C選項正確,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但無氣體生成,D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5.【答案】C
【解析】A、鹽酸溶液與大理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有氣泡產生,能發生反應,現象明顯,故選項錯誤;B、硝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鉀溶液相互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反應,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溶液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鈉和水,能發生反應,且無明顯現象,故選項正確;D、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溶液相互交換成分有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能發生反應,現象明顯,故選項錯誤。故選C。
6.【答案】A
【解析】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
A、Fe和HCl溶液反應生成FeCl2和H2,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符合題意;
B、Fe2O3和HCl溶液反應生成FeCl3和H2O,符合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是復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C、Ba(OH)2和HCl溶液反應生成BaCl2和H2O,符合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是復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D、Na2CO3和HCl溶液反應生成NaCl、CO2和H2O(第一步反應生成的是碳酸,然后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是復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A。
7.【答案】B
【解析】復分解反應是指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它是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可以用通式簡明地表示為:AB+CD=AD+CB;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
A、硝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鹽和水,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但不符合題意;
B、硝酸和氯化鈉不能發生化學反應,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符合題意;
C、硝酸銀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屬于復分解反應,但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鈉和硫酸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復分解反應,但不符合題意。故選B。
8.【答案】D
【解析】A、NaOH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沒有沉淀產生;故不符合題意;
B、CaCO3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固體溶解,沒有沉淀產生;故不符合題意;
C、CuSO4與KOH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鉀,不是白色沉淀,故不符合題意;
D、AgNO3與NaCl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故符合題意;故選D。
9.【答案】(1)CaO+H2O═Ca(OH)2 (2)H2CO3═H2O+CO2↑ (3)3CO+Fe2O32Fe+3CO2
(4)2NaOH+CO2═Na2CO3+H2O
【解析】(1)化合反應的反應物不一定都是單質,例如: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2)分解反應的生成物不一定都是單質,例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的反應不一定都是置換反應,例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4)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例如: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考點二 復分解反應的應用
10.【答案】B
【解析】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即不能發生反應就可以共存。
A、X可能是HCO3﹣,因為HCO3﹣不與其他三種離子發生反應,選項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B、NH4+、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氨氣和水,不能大量共存,X不可能是OH﹣,選項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
C、X可能是NO3﹣,因為NO3﹣不與其他三種離子發生反應,選項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D、X可能是Cl﹣,因為Cl﹣不與其他三種離子發生反應,選項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
11.【答案】C
【解析】A、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屬于置換反應,選項A不正確。
B、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但是溶液的質量沒有變化,選項B不正確。
C、硫酸和氯化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氫,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生成了沉淀,溶液質量減少,選項C正確。
D、氯化鉀溶液和硫酸鈉溶液不反應,選項D不正確。故選C。
12.【答案】B
【解析】A項氯化鋇只跟硫酸反應,無法鑒別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A項錯誤;B項碳酸鈣與硫酸反應有氣泡產生,與氫氧化鈣有沉淀生成,與氫氧化鈉現象不明顯,可鑒別,B項正確;C項紫色石蕊遇硫酸變紅,遇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變藍,無法鑒別,C項錯誤;D項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生成沉淀,與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現象不明顯,不能鑒別,D項錯誤。故選B。
13.【答案】A
【解析】A、稀硫酸與Na2CO3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與BaCl2應產生硫酸鋇白色沉淀,與氯化鈉不反應;分別滴加稀硫酸,產生氣泡的是Na2CO3,產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應,無明顯變化的是NaCl;故可以鑒別;
B、鹽酸與Na2CO3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與BaCl2、氯化鈉不反應而無明顯現象,不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現象,故不能鑒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