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首都教育 作者:首都教育 2021-06-26 15:29:32
依據《課程標準》
凸顯數學課程特點
北京卷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教材題目或者學生熟悉的內容創設情境,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如4題給出圖形研究“多邊形內角和”問題,6題“拋擲兩枚硬幣”問題,16題“企業生產線加工”問題等。
北京卷引導學生關注真實的社會生活,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如25題,背景是“郵政企業的收入”,考查學生對統計圖表信息的讀取,對統計數據的解讀與使用。
全面考查四基
落實學業水平要求
北京卷緊扣課標和教材,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考查。
2、3、4、9、10題等,考查基本概念和性質。 8、12、23(1)、26(1)考查初中三種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突出了對主干知識的考查,既考查了基礎知識,也注重知識的整體性和知識之間的聯系。 11、18、19題以不同知識為載體實現了對運算能力的考查。23題借助函數圖象,在運動變化中找到臨界狀態,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北京卷多數試題以學生熟悉的形式呈現,設問起點低,易于理解,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了方向。
如25題與2018年25題敘述方式相似, 26(1)、27(1)題也是基礎性題目,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展示機會。
關注思維深度
體現試卷選拔功能
北京卷關注思維廣度的考查,試題設計體現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北京卷立足學科主干知識,關注了對學科本質的考查,體現了試卷的選拔功能。
16題創設了加工相同原材料的生產線的現實情境,考查學生對用文字和符號描述的數學條件的閱讀理解能力、對題目中的信息進行提取、加工和處理能力,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方法、不同的數學模型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考查模型思想與應用意識。
27題考查學生識別、分析和提煉問題情境中的基本幾何圖形及其性質,利用自身的學習經驗,以及所學過的常用圖形變換,通過畫圖、觀察和分析圖形運動變化的全過程,猜想、探究蘊含其中的幾何圖形數量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從而考查學生的幾何直觀、對基本圖形中的常用輔助線的認知,考查探究問題的通用方法的掌握情況和邏輯推理能力。
關注情境創設
實現育人功能
北京卷進一步豐富試題的選材范圍,創設了豐富的現實情境、文化情境,以學生個人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為背景設計試題,反映了數學的多種應用,在數學知識內容與提出的問題之間架起橋梁,引導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16題以工業生產中的分配加工業務問題為背景,引導學生用模型思想解決問題,學生需要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
25題以兩個城市的郵政企業收入問題為背景,考查平均數和中位數的統計意義,用樣本估計總體等數據分析的觀念,也增強了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北京卷充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體現正確的育人導向,促進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發展素質教育。
2題以脫貧攻堅中的教育扶貧為背景,考查科學記數法的知識,引導考生胸懷祖國、關注社會,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自覺肩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使命擔當。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