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涼州區教育局 作者:涼州區教育局 2021-08-23 10:48:58
(二)加強校園管理
學校實行閉環管理,全面把控所有進出校園通道,做到專人負責、區域劃分合理、人員登記排查記錄齊全。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確需來訪人員須驗碼、測溫、戴口罩。
(三)做好健康管理
學校堅持落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等,做好“日報告”和“零報告”,做到傳染病聚集性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走讀生從家庭到學校往返途中全程戴口罩。完善學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檔案。如有發熱、干咳、乏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者,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就近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做好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高發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處置工作。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師生員工要密切追蹤診斷結果和病情進展。嚴格執行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做好登記臺賬。對曾經患病的師生員工密切長期跟蹤,及時掌控其健康狀況。
(四)巡檢重點區域
學校每日開展校門衛室、食堂、衛生間、教室、實驗室、辦公室、宿舍、衛生室(保健室)、體育場館、垃圾場、建筑工地等重點區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巡查,做好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工作,排查潛在風險,加強整改。做好飲水設備清潔消毒,保持學校室內外環境衛生,做好垃圾分類處理、廢棄口罩定點投放等工作。
(五)保障食堂衛生
學校應在開餐前半小時完成就餐區域的消毒和通風換氣。規范就餐流程,盡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做好餐(飲)具清潔消毒和餐余垃圾清理和分類。加強對食材(尤其是冷鏈食品)的采購、存儲、加工等環節的索證索票及衛生安全管理。校外供餐單位送餐人員驗碼、測溫后方可入校,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六)加強寄宿管理
正常教學期間原則上學生不得出校;如必須出校,須嚴格履行請假程序,規劃出行路線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學生家長。加強宿舍出入管理,憑證出入并進行測溫。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加強宿舍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對有發熱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者,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就近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
(七)實習實訓防控
中職學校要把學生實習實訓列為疫情防控重點范圍,建立健全派出學校與實習實訓單位聯防聯控機制,共同做好實習實訓學生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實習實訓臺賬,選派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和專門人員指導和管理學生實習,加強安全措施防護和健康教育。
(八)加強人員防護
學校合理管控人員密度,盡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在校期間引導學生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進出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后勤相關人員應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其他工作人員和來訪人員應佩戴口罩;縣區范圍內未出現中高風險地區的學校,師生上課時可不戴口罩,運動時不戴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采用正確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校(樓)門值守人員、保潔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等工作期間應當佩戴口罩,如出現發熱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者,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就近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不帶病工作。食堂工作人員應當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潔、定期洗滌、消毒。清潔消毒人員應妥善保管、配制和使用消毒劑。
(九)加強健康教育
學校應將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納入教育內容,通過多種途徑將相關知識與技能信息推送給學生和家長。關注師生員工的心理狀況,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引導學生科學運動,平衡營養膳食,合理安排作息,確保足夠的睡眠時間。低風險地區要確保學生開展足夠時間的戶外活動。師生員工、家長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減少風險,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和防護。
五、應急處置
(一)關注疫情變化
一旦所在區域發生本土疫情,要嚴格實施師生員工體溫檢測和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與登記等防控措施。校園出現病例后,視情采取班級停課、封閉管理、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
(二)遵守處置流程
師生員工在家中或在校期間,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者,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就近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并做好就醫結果追蹤和登記。發生在校內時,學校應配合疾控機構做好環境消毒和檢測等工作。
(三)啟動應急機制
如教職員工、學生及其家長中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學校應在疾控機構指導下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和終末消毒等工作。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要及時進行風險告知。按照屬地疾控機構要求做好終末消毒。學校應配合做好病例或者密切接觸者的心理安撫和學業輔導工作,并做好學生隱私信息保護。師生員工病愈后,返校時要對其查驗由當地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
六、組織保障
(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各學校要建立與區疾控機構、就近醫療機構及社區的溝通協作機制、監測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明確單位之間、部門之間、家校之間的聯系人及其聯系方式,主動配合屬地街道(鄉鎮)、社區(村委)等有關部門進行防控,取得專業支持,形成防控合力。
(二)壓實疫情防控責任
學校按照區疫情防控機構“四方責任”要求,嚴格落實單位責任,做到防控職責到人。健全完善防控領導小組,主要領導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各處室負責人為防控工作責任人。多校址辦學的學校(含集團化辦學的學校),要指定各校區責任人和聯絡人,將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細化到每一個環節,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三)加強防控督導檢查
各校要健全完善學校疫情防控督查檢查機制,積極聯系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加強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確保做到全覆蓋、無死角,確保疫情防控保障各項措施落實落細落地。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麻痹大意、敷衍塞責,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追責問責。
編輯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高中新生入學須知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