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09-10 08:58:17
腐蝕速率一般指腐蝕率。腐蝕率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金屬材料損失的重量,或單位時間內,金屬材料損失的平均損失的濃度厚度。
簡介
在實際應用中,腐蝕機理、腐蝕率及其原因分析的主要意義在于實現估計部件壽命期。在實踐中,一個工程師對于識別基本的趨勢遠遠比評估潛在的復雜過程重要。潛在的復雜過程要留給化學家去解決。基于這個背景,可以將不同的腐蝕過程分為三個基本的過程。這些過程都取決于腐蝕層的類型,可以粗略地分為保護性腐蝕層和非保護性腐蝕層。
腐蝕反應通常是直接與保護性腐蝕層的形成聯系的。度量腐蝕的參數是:腐蝕引起的損失即腐蝕層厚度,用Y表示;腐蝕率,用y表示。
線性侵蝕率和質量損失可用ym[g/(m2·a)]表示;磨損率用yL(mm/a)表示。兩種腐蝕率存在如下關系:
式中,ρ為材料密度。
測定
腐蝕率是評定金屬耐均勻腐蝕性能的重要指標。由于環境的變化組合不可勝數,選材者還經常需要進行試驗,來測定在特定環境中一些合金的腐蝕率。常用的測定腐蝕率的方法有失重法和線性極化法,也可用電阻法和塔菲爾線外推法等。
失重法是經典的方法,簡便易行,結果可靠。試驗室試驗用的試件尺寸約為50×25×2~3mm,工廠掛片試件尺寸較大。試件表面須先經砂紙打磨去銹,用丙酮等溶劑去油污,蒸餾水沖洗干凈,50℃下干燥,存放備用。試前稱重精確至0.1mg,測量面積。試件用塑料繩懸掛在試驗瓶內。每次試驗用2~3個試件,根據需要選定條件,設計裝置,如靜止,溶液攪動,試件旋轉,通人氣體等。高溫溶液試驗要裝冷凝器,試驗期間要保持固定液面,并經常更換新溶液。試驗周期根據需要擬定,一般為48~200h。腐蝕率高時間可短些,反之則長些。也可每次試驗幾個周期,每周期48h,每周期都用新溶液。也可在一次較長期試驗中,分別于24,48,96,240h取出試件,計算腐蝕率,以便了解腐蝕率的變化。
腐蝕率計算如下:
腐蝕率y=(試件試前重量-試件試后重量)/(試件表面積×時間)
一般y小于1mm/年的材料認為可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