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病句 > 正文

2023年初中語文常見的病句類型及答題技巧

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08 12:14:50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一、 常見病句類型

(一)語序不當

1.多重定語語序不當

多重定語的正確順序一般可這樣依次安排:

①表領屬的或時間處所的詞或短語;

②表指稱或數量的短語;

③動詞或動詞短語;

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

⑤名詞或名詞短語。如:國家隊的(領屬)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詞)籃球(名詞)教練

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語病,并加以修改。

1.中國首個正在開發的深海空間站將讓工作人員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兩個月。該項目將加強中國在此前未能抵達的海床上勘探開采礦藏的實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語序不當,將“首個”調到“深海空間站”前面。

2.多重狀語語序不當

如果一個句子有多個狀語,它們的正確次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它常在句首,用逗號和主語隔開;

②表時間或處所的詞語或短語;

③表范圍程度的詞或短語;

④表情態的詞或短語。另外,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如:許多教師今天早上(時間)在會議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地(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3.定語和狀語次序錯位

①定語誤放在狀語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著鮮魚”改為“抬著一筐一筐的鮮魚”;

②狀語誤放在定語的位置,如“大家交換了廣泛的意見”改為“大家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4.并列詞語或并列短語語序不當

并列成分中的各項,要注意其輕重、緩急、先后、大小的關系,否則容易出現錯誤。如“學生、領導和老師都參加了開學典禮”,應改為“領導、老師和學生都參加了開學典禮”;“全廠職工認真討論、聽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應改為“全廠職工認真聽取、討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

5.虛詞位置不當

①關聯詞的位置不當。復句中,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在主語后邊;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詞在主語前邊。如“小李因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為他擔心”,前后主語不同,“因為”應放在“小李”之前;

②副詞的位置不當。如“美國把世界不放在眼里”,應改為“美國不把世界放在眼里”。

6.分句間次序不當

一個句子由幾個分句組成時,各分句之間常有主次、輕重、因果、承接、遞進關系,如果顛倒了,就造成分句間次序不當。

7.主客體顛倒

如“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對于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于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是不陌生的”。或者“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對于中國青年來說是不陌生的”。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主要表現為謂語不能陳述主語,有時主語或謂語由聯合短語充當,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地改善。主語“水平”與謂語“改善”不搭配。應將“改善”改為“提高”。

2.動賓搭配不當

動詞和賓語要在意思上和語法上搭配,常見錯誤是:當動詞帶兩個以上賓語時,后面的賓語與動詞不搭配。如:他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安排了”“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3.主賓搭配不當

如“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工業和農業終會成為發達的國家”一句中,“工業和農業”不能成為“國家”,主賓搭配不當。

4.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

如“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一句中,動詞“打掃”與補語“整整齊齊”不搭配。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的情況具體可分三類:

其一,定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我們有吃苦耐勞的人民,又有優裕的自然資源。“優裕”不能修飾“自然資源”,可改為“豐富”。

其二,狀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要掌握走私犯活動的規律,以便穩準狠地識別和打擊他們。“穩準狠”不能修飾“識別”,可改為“更好地”。

其三,補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一到晚上,他就嚇得膽小如鼠,不敢出門。“膽小如鼠”不能作“嚇”的補語,可改為“膽戰心驚”。

5.一面與兩面不搭配

如: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情。本句中,“白眼”與“青睞”屬于兩面,而“溫情”則僅一面,不能搭配。

6.關聯詞語不搭配

如:使用這種羅盤,無論在陰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陽的時候,都不會迷失方向。“無論”不能與“以及”搭配,應改為“無論……還是……”。

(三)成分殘缺或贅余

1.成分殘缺

(1)主語殘缺

通過學習,使我提高了認識。(句子開頭使用介詞”通過“,而后邊用了”使“字,致使全句缺少主語。可以去掉”通過“或”使“,使句子主語變為”學習“或”我“)

(2)謂語殘缺

中國人民正在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句中主語是”中國人民“,”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是一個介詞結構,只能做狀語,全句缺少謂語,可在狀語之后補上謂語”努力奮斗“)

(3)賓語殘缺

這篇報告列舉了大量事實,控訴了人類破壞大自然,濫殺動物。(”濫殺動物“后加上”的罪行“,并把第二個逗號改為頓號)

(4)介詞、定語、狀語缺少或不完整

我國鳥類工作者經過十八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貴州高原鳥類多達417種。(第二個”鳥類“之前缺少修飾語,可補出”棲息的“定語)

2.成分贅余

句子結構已經完整了,句意已經明確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詞語,就會出現成分贅余的毛病。

成分贅余主要有以下幾類:

(1)堆砌詞語

如: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轉會申請。(“最后一天”跟“截止日期”重復,應刪除其一)

(2)語義重復

如:在甲A聯賽期間,非常酷愛足球的老爸常常對著電視看到深夜,惹得老媽嘮嘮叨叨。(“非常”與“酷”語義重復)

(3)虛詞多余

如:這些問題,可以訴諸于司法部門來解決。(“諸”即“之于”,刪掉“于”)

常見贅余語病例析:

①白白虛度(“虛”含“白白”意,“白白”贅余)

②被應邀(“應邀”含“被”意,“被”贅余)

③到此光臨(“光臨”含“到”意,“到此”贅余)

④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贅余)

⑤非常酷愛(“酷愛”含“非常”意,“非常”贅余)

⑥共同協商(“協商”含“共同”意,“共同”贅余)

⑦過分苛求(“苛求”含“過分”意,“過分”贅余)

⑧可以堪稱(“堪稱”含“可以”意,“可以”贅余)

⑨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贅余)

⑩原因是因為(“原因”即“因為”,兩者留一)?訴諸于武力(公諸于眾、見諸于報刊、付諸于流水)(“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與后面“于”重復,可刪“于”或改“諸”為“之”)

(四)結構混亂

1. 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就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成分雜糅在一起從而造成語句結構的混亂。

如:閱覽室圖書經常出現“開天窗”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我們發現問題”和“現象反映問題”兩套句式雜糅。可以把“反映”改為“看出”或“發現”,也可以刪除“我們可以從”。

常見的雜糅句式

①本著……為原則

②以……即可

③是為了……為目的的

④對于……問題上

⑤由于……下

⑥原因是……造成的

⑦經過……下

⑧出于……決定的

⑨借口……為名

⑩是因為……的原因

有……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關鍵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圍繞以……為中心 大多以……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結果

2.暗換主語

暗換主語是在語言表達中前面的句子是一個主語,而在后面的句子中暗換成另外一個主語的語病。如:中國皮影戲的藝術魅力曾經傾倒和征服了無數熱愛它的人民,它的傳播對中國近代電影藝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啟示作用。“它的傳播”中的“它”指的是“中國皮影戲”而不是“中國皮影戲的藝術魅力”。所以可以把“它”改成“中國皮影戲”。

3.中途易轍

中途易轍是在語言表達中一句話說了一半,忽然另起爐灶,又來了一句,造成句子之間沒有銜接的語病。如:坐火車到威爾士北部最高的斯諾登尼亞山峰去觀賞高原風光,是威爾士最主要的一個景點。

前一句說“坐火車去觀賞高原風光”,后一句應表達感受之類的內容,但是卻交代“威爾士最主要的一個景點”,造成句子之間缺少銜接。

(五)表意不明

1. 詞的多義導致歧義

一個句子里的某個詞是多義的,或某個詞組(短語)的意義不確定,就可能引起歧義。如:縣里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前”做形容詞,表以前之意,時間范圍大;“前”做動詞,表往前走之意,則只能在15日這一天去縣里)

2.停頓歧義

句子中停頓的地方不同,會引起意義上的差別,造成歧義。句子中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了(加了標點符號),也可能使句子產生歧義。如: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連忙把分別后的情況告訴我們,還熱情地拉我們上他家去。(這句停頓不同,有兩種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

3.指代不明

有些句子因代詞或名詞性短語指代不明而造成歧義。如:電影《英雄》上映以后,李馮的同名小說也備受青睞,觀眾認為其畫面精美,善于營造視覺氛圍。(陳述對象混亂,“其”指代不明,容易讓人誤解為指代的是“李馮的同名小說”)

4.修飾兩可

句子中的定語,因其修飾、限制的對象不確定,也會引起歧義。如: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幾個學校的領導”有歧義,“幾個”可以理解為修飾“學校”,也可理解為修飾“領導”,修改時可換用有關量詞,分別用“所”“位”等修飾“學校”或“領導”)

學生在解題時,應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1)抓“和”“跟”字。有“和”“跟”字的句子,檢查是否有歧義。例如:我跟他學過彈鋼琴。(可理解為“我向他學習彈鋼琴”和“我和他兩個人學習過彈鋼琴”)

(2)抓數量詞。當出現數量詞時,要注意是否產生歧義。例如:他把我們幾個團的負責干部叫到一起,滿懷信心地說:“你們三十七團打防御是很有名的,很頑強。”(“幾個團的負責干部”有歧義)

(3)抓代詞。句中如有代詞“這”“那”“此”“他(它)”“自己”等,檢查是否犯指代不明的毛病。例如: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努力。(句中的“自己”指代不明,可指“老師自己”,也可指講話人)

(六)不合邏輯

1.并列不當

主要是指將不同范疇的概念劃為同一范疇或將具有主從關系(如學生與中學生)、交叉關系(工人與青年)的概念并列使用。

如:我國的河湖澤出產魚、蝦、鹽、堿等水產品。(“魚”“蝦”是水產品,“鹽”“堿”是非水產品,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而句中卻說“鹽”“堿”都是水產品)

2.前后矛盾

指前面的說法與后面的說法自相矛盾,彼此沖突,它包括時間、數量、范圍、動作、位置、狀態等多方面的矛盾。

如: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劇《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地排練之中。(“日前”即“前幾天”,表示時間已經過去,“正”表示正在進行之中,二者在時間上相互沖突,可將“日前”改為“目前”)

3.否定失誤

否定失誤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沒有、否認、否則等否定詞的重復出現或多次出現造成否定失誤;二是“杜絕”“忌”等否定詞的誤用造成否定失誤。

如:為了防止這類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構成雙重否定,雙重否定等于肯定,這等于說,為了讓交通事故再次發生……,應改為“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再次發生……”)

4.不合事理

就是句子表達的語意與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如:2019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上。(“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210輛消防車”也“放棄休假”,從事理上講不通)

5.強加因果

這種語病常常出現在復句之中,分句之間本來沒有因果關系,卻強加因果關系。

如:我曾看見他和一個不三不四的人說話,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團伙。(根據“他和一個不三不四的人說話”,就推斷“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團伙”,理由不充足,不能讓人信服)答:不合邏輯。“報刊、電視臺和媒體”并列不當,不合邏輯,應改為“報刊、電視臺等媒體”。

高考病句題十六種規律總結

高考《考試說明》規定考查的病句類型有六種,即: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綜觀歷年的高考語文病句辨析試題,其所選的病句錯誤類型都是十分“典范”的,雖然通過各種措施增加迷惑性,但總體來說,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規律可尋,如果抓住這些“病征”順藤摸瓜,加以甄別,就更容易判斷出該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種語病。

一、出現了并列的短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分類不當、語序不當或語意不明

1.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搭配不當,“事件”不可以“批評教育”)

2.我們家鄉美麗而富饒,這里土地肥沃,特別適宜種果樹、棉花、甘蔗,此外,還適宜栽種梨樹和棗樹。(分類不當,“梨樹和棗樹”都是“果樹”)

3.全廠職工討論和聽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語序不當,應為“聽取和討論”,有時間上的先后關系)

4.近日新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營的小張被判令賠償原告好路緣商貿公司經濟損失和訴訟費三千余元。(語意不明,是“經濟損失和訴訟費”計“三千余元”還是單“訴訟費”“三千余元”)

二、出現了多重定語和多重狀語,可能是語序不當

1.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有效的改正錯誤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應將“有效的”調至“方法”前)

2.昨天,許多代表熱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談。(應將“熱情地”調至“同他交談”前)

3.這期培訓班是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經委聯合于今年五月底舉辦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二百多名職工代表參加了這次培訓。(“聯合”應調至“舉辦”前,讓位于時間狀語)

三、出現了數量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語序不當、用詞不當

1.三個學校的學生會干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表意不明,是“三個學校”還是“三個學生會干部”)

2.國產轎車的價格低,適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貝貝”市場統一售價才6.08萬元,“英格爾”是6.88萬元,新款“桑塔納”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重復,“十幾萬元”本為約數,不可以再用“左右”)

3.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端正黨風、增強黨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語序不當,“一種”應在“行之有效”之前)

4.華能集團三電廠今年對鍋爐設備進行了改造,噸煤發電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減少了1.2倍。(用詞不當,“減少”不可以用倍數)

5.中國第一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國內外同行對其先進的功能大加贊賞,先后有二萬三千多人次前來參觀。(用詞不當,“人次”是復量詞,不可以做主語)

6.早晨五六點鐘,通往機場的街道兩旁便站滿了數萬名歡送人群。(用詞不當,“人群”是集合名詞)

四、出現了介詞,可能是搭配不當、結構混亂、主客體顛倒、主語殘缺

1.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搭配不當,應為“從……中”)

2.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介詞使用不當,“關于”應為“對于”)

3.焦裕祿這個名字對青年人可能還有些陌生,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卻是很熟悉的。(主客體顛倒,應為“對青年人來說”“對四十歲以上的人來說”)

4.為什么對于這種浪費人才的現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呢?(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應刪去“對于”)

五、出現了關聯詞(連詞),可能是搭配不當、殘缺、語序不當

1.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什么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關聯詞搭配不當,應為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2.盡管你的禮品多么微薄,但在農民心上,卻像千斤重的砝碼。(關聯詞和副詞搭配不當,此處應用確指的“這么”。“無論”和“不管”后應用不確指的“多么”)

3.他雖然是個農民,平常喜愛學習,識不少字,編秧歌也在行。(關聯詞殘缺,應在“平常”前加“但是”)

4.由于技術水平太低,這些產品質量不是比沿海地區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關聯詞位置不當,主語不一致,關聯詞應在主語之前,應將“不是”調至“質量”前)

5.如今“阿Q”一類的“字母詞”已遍布漢字文化圈內,不但進入了教科書,而且活躍在各媒體上。(語序不當,出現了遞進關系,程度重的應放在后面,應為“不但活躍在各媒體上,而且進入了教科書”)

6.用語不妥貼,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條理,拖沓冗長,就會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澀,令人誤解甚至費解。(語序不當,應為“費解甚至誤解”)

六、出現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

1.這個精致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語意不明,“他”到底指誰,指代不明)

2.老人在80歲的時候,還清楚地記得哥哥參加學生運動時對自己的評價:一個溫情主義者。(語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還是指“老人”的“哥哥”)

3.由于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為此封閉了近三個小時。(重復,“為此”就是“由于這次交通事故”)

4.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正版計算機游戲軟件,否則,不出新軟件,就難以抵制不健康的盜版軟件。(重復,“否則”即“如果不這樣”的意思,與“不出新軟件”重復)

七、出現了長賓語,可能是賓語中心語殘缺、搭配不當

1.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賓語中心語殘缺,應在“喂豬”后加“的經驗”)

2.認識沙塵暴、了解沙塵暴,是為了從科學的角度達到對沙塵暴進行預防,減少沙塵暴造成的損失。(“達到”的賓語中心語殘缺,“損失”后加“的目的”)

3.現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山區所特有的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可愛的鄉音。(搭配不當,“看到”與“鄉音”不搭配)

八、出現了多個謂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偷換主語

1.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后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搭配不當,“培養”與“失足青年”不搭配)

2.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偷換主語,“工廠”不可以“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

3.我們也學小孩子一樣,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葉全焉了,才帶著抱歉的心情,丟到山澗里,隨水漂走了。(偷換主語,前面主語是“我們”,后面已暗換成“花”,所以應改成“把它們丟到山澗里,隨水漂走了”)

九、出現了疑問句、否定詞,可能是肯否不當

1.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疑問句再加雙重否定,變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邏輯)

2.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無時無刻不”相當于“每時每刻都”,此處與“忘”連接,和后面“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矛盾)

十、出現了固定結構、下定義,可能是結構混亂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有“為……所”和“被……所”的結構,沒有“受……所”的結構,要將“所”字去掉)

2.到目前為止,人還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災害,農業收成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于自然條件的好壞決定的。(應為“由……決定的”)

3.它是把事件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后再按時間順序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經過的寫法叫倒敘。(應去掉“它是”)

十一、出現了文言詞語、書面語,可能是重復

1.在交通干線上設卡收費的方案必須經地方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并公諸于社會。(“諸”即“之于”,“于”與它重復)

2.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絕倫,可以堪稱一流,受到世界輿論的普遍贊譽。(“堪”即“可以”,“可以”與它重復)

3.聽了他對事實真相的陳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謝他。(“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復)

4.《語文大辭典》編委會,為了使辭典有較高的質量,在躬耕修典三個春秋的編纂過程中,著重控制了關鍵程序。(“躬耕修典”即“編纂”,重復)

注:類似的錯誤用法還有“過早夭折”“過分溺愛”“衛冕桂冠”“令寒舍蓬蓽生輝”等。

十二、出現了“的”字的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搭配不當(偷換主語)、語序不當

1.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外面又刮了風,街上的行人也漸漸稀少了,修傘的心里非常著急。(語意不明,“修傘的”可能是“修傘的顧客”也可能是“修傘的師傅”)

2.在北京天壇舉行了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當晚祈年殿的燈火輝煌,更顯得雄偉壯麗。(搭配不當,誤用“的”字,偷換主語,造成“燈火”與“雄偉壯麗”不搭配,應刪去“的”字)

3.湖南省歷史博物館近日展出了數以萬計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語序不當,應將“新出土的”調至“八千年前”)

十三、出現了兩面性的詞語,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邏輯

1.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于要加速訓練并造就一批專門技術人才。(“能否”是兩面性的詞語,與后面不一致)

2.我懷著恐懼的心情,擔心災難會不會降落到姑媽頭上。(“擔心”“不會”,不合邏輯)

十四、出現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詞語,可能是不合邏輯(表意相反)

1.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與“不再發生”不合情理,應去掉“不”)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忌”或“不可”去其一)

十五、出現了“前去”“新生”“保管”“沒有”“走”“和”等多義詞或多義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

1.縣里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是“15日之前去”還是“15日這一天去”,意思不明)

2.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這所有名的老校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新生。(是“新同學”還是“新生命”,意思不明)

3.此次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他們誰也沒有干涉王爾德的權利。(“沒有”兼有副詞和動詞的性質,造成語意不明)

4.有些國家的人民看不上世界杯足球賽。(是“看不到”還是“瞧不起”,意思不明)

5.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和”有介詞和連詞的性質,造成語意不明)

6.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范圍發出通知,指出物理學科初中教學內容部分不作要求。(是“整個初中教學內容部分”還是“其中的一部分”,含混不清)

十六、出現了使、讓、令、把、被等詞,可能是主語殘缺、主客體顛倒、語序不當

1.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后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主語殘缺,使動詞的主語是“老主任”,應去掉“經過”,或者去掉“使”,將“才”調至“他”后)

2.今年年初美英兩國曾集結了令人威懾的軍事力量,使海灣地區一度戰云密布。(主客體顛倒,“威懾”本身有“嚇唬”別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體顛倒,應改成“震懾”)

3.為了爭取高速度,我們必須狠抓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它走在生產建設的前邊,把國民經濟用先進科學技術搞上去。(語序不當,應為“用先進科學技術”“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4.與作家不同的是,攝影家們把自己對山川、草木、城市、鄉野的感受沒有傾注于筆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鏡頭。(語序不當,應將“沒有”調至“把”之前)

5.我們偉大的祖國再也不是一個四分五裂、任意被人蹂躪和掠奪的國家了。(語序不當,應將“任意”調至“被人”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