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14 13:11:42
本題第一問,其實考查的是“粗測焦距的方法”,直接通過標尺讀出數據即可。
本題第二問,需要分析研究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我們研究一下表格中的數據可知:通過第1、2兩次實驗,在材料、截面直徑相同時,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小!很多初中生朋友們回答這一問時,往往沒有控制變量,一定要記住,只要是初中物理實驗題中需要回答“結論”時,要永遠別忘記“控制變量”!去哪兒找變量呢?對于本題而言就是去表格中找到變量,表格中的第一列就是四個變量,研究其中的兩個變量關系時,其余兩個變量必須控制不變,在文字表述時,千萬別忘記這一點!這正是絕大部分同學在做實驗題時出錯最多的地方之一!
本題第三問,當白光經過三棱鏡后,光屏上會自上而下的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所以,當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時,其焦距也應該不同,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光路圖得到答案!
很顯然,平行于主光軸的白光通過第一個界面折射時,發生了色散,再通過第二個界面發生二次折射,最終相交于主光軸上的各個焦點如上圖所示,紅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導致其焦距最大,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強,導致其焦距最小!
本題第四問,關于如何調節凸透鏡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中的最特殊的一條“過光心的傳播方向不變”來獲得答案,這條特殊的光線我們可以認為是“蹺蹺板”,像不像?當像成在光屏的上面時,我們可以把凸透鏡往下調節,當像成在光屏的左邊時,我們可以把凸透鏡往右調節,因此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時,我們可以把凸透鏡往右下調節。
本題的第五問和第六問,關于像距測量有很大的差別問題,這個問題是本題乃至一份試卷中出錯最多的習題,很多初中生朋友們要么不會,要么是文字敘述表述不準確。其實,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別,是由于“他們沒有找到最清晰的像就開始讀數了”。我們只需要做到“調節光屏到某一位置,將光屏靠近或原理凸透鏡時,像都會變模糊,此位置就是最清晰的位置”!
以上就是有關凸透鏡的五個比較特殊的規律,初中生朋友們一定要靈活掌握,活學活用,為之后的期末考試乃至中考奠定牢固的基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