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1-17 14:16:53
說明文
一、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
A.題目B.首段C.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二、歸納文段或文章的說明中心(主要內容)
1.方法:說明中心=具體(概括)說明了某一對象+特征(例如:常見的說明要點是:生物:產地、范圍、類別、形態、習性、生活環境、飼養和培育、益害等。
2.制品:名稱、材料、質地、類別、原料、形狀、構造、制作方法和過程、功能、用途、使用方法等。
3.自然現象及科學技術:定義、種類、現象、形態、成因、性質、發展變化、規律、危害、價值、結果、應用前景等。
4.生產實驗:原料、設備、工具、流程、規模、手段、操作方法、結果、注意事項等。
三、說明方法分類和標志
具體真切有力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打比方:
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數字:
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作比較:
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下定義:
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說明更嚴密。被定義對象+是+種差+鄰近屬概念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作引用:
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摹狀貌:
同打比方
作詮釋:
同下定義
2.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3.說明性語句中事物特征的判斷:
①在原句中找到或歸納出事物特征②在原句前找到或歸納出事物特征③在原句之后有表歸納總結的詞語(例如:總之;表明)即可判斷有事物特征。
4.說明順序
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按時間先后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按人們的認識規律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具體為: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概括到具體,從主要到次要,從特點到用途、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體到局部等。)
注意:
⑴時間順序:有表示時間的詞語,如:朝代、數字等。⑵空間順序:有表示方位的詞語,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幾種不同的說明順序,應分別指出。
5.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準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例:蘇州園林里的建筑幾乎都是對稱的。不能刪去;先解釋,后結合具體內容談在文中的作用,再說刪去后具體有什么不好(不符合實際);最后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不能,首先專家的估計、猜測強調的權威性,其次僅是估計和猜測,有待進一步的論證考察,說話留有余地,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6.說明文分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