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h高h污肉办公室_啊好深从后面狠狠撞进去_男人把女人靠到爽痛视频_亚洲欧美色综合大色

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歷史知識點 > 中國現代史 > 正文

2024年初中歷史:中國現代史知識點梳理

來源:網絡資源 2023-08-18 10:07:19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

【時代特征】

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鞏固時期。

【核心考點】

1.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站”的含義:人民當家做主。

3.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議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鞏固政權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6.1950年至1953年,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作戰,涌現出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人物,中國人民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7.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精神: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9.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義:①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②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③鞏固了人民政權。④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恢復和發展。⑤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時代特征】

1953年到1976年,是我國開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現了嚴重失誤。

【核心考點】

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物質基礎是“一五”計劃,法律保證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建立標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到1957年。實施背景是我國工業水平很低,基礎薄弱,門類不全。

3.“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4.“一五”計劃的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5.“一五”計劃工業建設分布的特點:地域上主要在東北地區,行業上主要集中在重工業。

6.“一五”計劃的成就有:“一橋、二鐵、三藏、四廠”(武漢長江大橋,寶成、鷹廈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

7.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這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8.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化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1956年,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9.我國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是加入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方式是實現公私合營,采取的政策是贖買政策。

10.1956年召開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

11.1958年開始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社會主義探索的失誤。

12.英模人物有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的好戰士雷鋒等。他們身上體現了艱苦創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13.“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年至1976年)使我國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拉大了中國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

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時代特征】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核心考點】

1.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思想基礎。

2.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思想上: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政治上: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組織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端。

4.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獲得大發展。

5.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6.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稱為一夜崛起之城)。

7.建立經濟特區的作用:引進外資,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擴大就業率,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8.我國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9.2001年12月,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10.鄧小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11.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入新階段。

12.黨的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初級階段經濟發展三步走戰略。

13.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分別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14.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15.“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6.“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17.新的發展理念: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四、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時代特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方面成就斐然。

【核心考點】

1.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西部大開發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

3.為完成祖國統一,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5.我國新時期對臺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6.海峽兩岸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開始于:1987年,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

7.兩岸交往歷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海峽兩岸統一的前提是一個中國原則。

8.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

9.2005年胡錦濤會見連戰,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10.2015年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11.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海峽兩岸的統一一定能夠實現。

五、外交成就與科技

【時代特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核心考點】

1.我國的外交政策特點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成就:①1953年,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②1955年,在亞非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3.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果:①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②1972年,中日建交。③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4.改革開放后,中國推行全方位外交,現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

5.“兩彈一星”分別指的是核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被稱為“兩彈元勛”的是鄧稼先。

6.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東方紅一號。

7.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8.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的團隊發現了青蒿素。

       編輯推薦:

       2023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