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10-07 22:06:34
考點四:生態系統
1.概念:在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 與 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2.生態系統的組成
16.右圖表示某個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圖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稱是()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17.小郭自制了一個密閉的生態瓶,要使模擬的生態系統維持更長時間,該生態瓶最好放在()
A.床柜上B.陽臺上C.冰箱里D.衣柜里
18.(2015·珠海)下列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
A.一座山 B.一條河里的所有魚
C.一個池塘中的荷花 D.一塊農田里的陽光、空氣和水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1.食物鏈: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存在著 的食物關系,這種不同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式聯系就是食物鏈。
2.食物網: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構成的網狀聯系,稱為食物網。
3.食物鏈和食物網反映了生物之間因食物關系而形成的復雜關系,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基礎。生態系統中的 和 就是通過食物鏈在生物之間進行運輸和傳遞的。
19.“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成語從食物鏈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A.非生物部分B.生產者
C.消費者D.分解者
20.右圖表示的是一個生態系統中某些生物的相對數量關系,這些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是()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21.某生態系統中甲、乙、丙、丁4種生物之間存在食物關系,經檢測這4種生物體內殘留某種有機農藥的情況如下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鏈構成是()
A.丁→丙、乙→甲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D.甲→乙→丙→丁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
2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C.太陽是食物鏈的組成部分
D.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23.(2015·揭陽)具有下列哪種特點的生態系統較穩定()
A.生物種類較少 B.食物鏈較長
C.食物網中營養結構復雜 D.食物鏈中的消費者較
24.(2015·梅州)某一河流生態系統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肉食小型魚、肉食大型魚等四類生物中,哪一類生物數量最少()
A.浮游植物 B.浮游動物
C.肉食小型魚D.肉食大型魚
25、福建泉州灣紅樹林是許多鳥類的棲息地,如果大量捕殺鳥類,將破壞紅樹林的生態平衡.這說明該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 )
A.有限的 B.穩定的 C.不變的 D.增強的
中考熱身
1.(2016·廣東)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濕地生態系統被稱為“綠色水庫”
B.森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
C.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生物組成
D.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2.(2016·廣東)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構成食物鏈的四種生物在一段時間內的相對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個體內的DDT含量最高
B.該食物鏈可表示為甲←丙←乙←丁
C.甲是生產者,乙、丙、丁消費者
D.該生態系統只有甲、乙、丙、丁四種生物
3.(2016·茂名)在一個草原生態系統中,有草、兔、鼠、蛇、鷹等生物,根據你所學的生物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B.這些生物可構成3條食物鏈
C.該生態系統的其中一條食物鏈為:草→兔→鷹→細菌
D.蛇會冬眠,影響蛇冬眠的因素是溫度
4.(2016年.潮州)葉圣陶先生曾這樣描述爬山虎:“那些葉子鋪在墻上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陽光B.溫度C.空氣D.水分
5.(2015·廣東)右圖為某生態系統中幾種生物之間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共有5條食物鏈
B.牛和田鼠之間是競爭關系
C.貓增多不會影響土蜂的數量
D.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分解者
6.(2015·廣東)某學習小組在研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時,分早、中、晚三次,分別測量籃球場、草地和樹林中的濕度,并記錄數據,他們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實驗法 B.調查法 C.觀察法 D.比較法
7.(2015·廣州)在一個由水稻、蝗蟲和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殺,能表示蝗蟲數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8.(2016·泉州)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A.草原生態系統 B.生物圈
C.森林生態系統D.海洋生態系統
9.(2015·廣東)關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陽光、溫度和水屬于非生物因素
B.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只有合作關系
C.環境能影響生物,生物只能適應環境
D.生物的生存環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間
10.(2016·黃岡)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了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
B.“雨露滋潤禾苗壯”主要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C.正常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中,若水體受到污染,則大魚體內有害物質含量最多
11.(2016.荊門)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的生存環境是指影響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現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著與其壞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D.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只有合作關系
12.(2016·泉州)北極熊的體色與白雪皚皚的環境相似,體現了( )
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
C.環境影響生物 D.環境改變生物
13.(2016·泉州)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 )
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14.(2016·廈門)下列現象中,體現生物與環境溫度相適應的是( )
A.沙漠的駱駝尿液很少 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荒漠的駱駝刺根很長D.山頂樹木形成旗形樹冠
15.(2016·海南)下列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A海口的萬綠園B.五指山的熱帶雨林
C.瓊海的萬泉河D.昌江海尾的濕地公園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