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4-06-25 16:14:34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4年陜西咸陽中考招生政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為切實做好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引導學校內涵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障教育公平公正,推動全市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根據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陜教基二辦〔2024〕11號)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原則
(一)實施陽光招生。全市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工作實行統一組織考試,網上填報志愿,統一錄取程序,分級分批錄取。招生計劃、錄取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嚴格招生秩序,嚴肅招生紀律,嚴格入學管理,實施陽光招生。
(二)實行“同城招生”。秦都區、渭城區實行同一區域、同一標準招生,促進咸陽市區教育協調發展。
(三)穩妥推進屬地招生。落實國家和省上關于普通高中屬地招生的政策要求,逐年減少跨縣域招生人數,到2026年全面實現屬地招生,推動城鄉普通高中均衡發展。
(四)實施“公民同招”。公辦和民辦普通高中同步填報志愿、同步錄取,縣市區范圍內執行同一最低控制線,促進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內涵發展。
(五)堅持定向配額招生。將優質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計劃定向分配到縣市區內各初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實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錄取辦法,促進學校全面育人、學生全面發展。
二、招生依據和形式
(一)全市普通高中招生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文化課筆試、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特長生招生還要進行專業課測試。
(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分為820分,其中文化課筆試760分(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80分、化學60分、道德與法治80分、歷史60分、生物學60分、地理60分),體育與健康考試60分。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中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均須達到C等級以上,方具備普通高中錄取資格。
(三)特長生專業課測試分體育、音樂和美術三類,每類測試項目滿分為100分,由各縣市區根據學校特長生培養方向確定具體考試項目并組織實施(秦都、渭城兩區統一組織實施)。
三、招生學校資格
凡我市行政區域內年檢不合格的民辦學校及受到停止招生資格處理的學校不得招生;建校已滿三年但未通過省級標準化普通高中評估的暫停招生;其他按規范程序審批的普通高中均具有招生資格。具備特長生招生資格的學校由縣市區教育局確定,原則上每個縣市只能確定1所學校,秦都、渭城各不多于2所學校。西咸新區劃轉區內普通高中招生資格由西咸新區教育部門商學校行政區域所屬縣區教育局確定。所有具備招生資格的公辦、民辦學校名單由市教育局公布。
2025年及以后,西咸新區劃轉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由西咸新區組織實施,秦漢中學、楓葉學校、涇華學校、涇河新城第一中學等西咸新區劃轉區的普通高中不再在我市招生。
四、招生計劃和范圍
(一)我市區域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由各縣市區根據國家促進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的要求,結合轄區內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師資狀況、辦學水平及2024年初中畢業生人數等,按每個班級班額不超過50人進行編制,報市教育局審核備案后公布。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全市統招計劃和縣市區招生計劃兩類。劃轉區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由西咸新區教育部門商學校行政區域所屬縣區教育局確定,按行政區域由縣區教育局上報。市上公布的招生計劃,是各縣市區(含劃轉區)和學校的具體招生人數,任何縣市區(含劃轉區)和學校不得突破。
(二)全市統招計劃
全市統招計劃是指市區內省級示范高中(即咸陽市實驗中學、彩虹中學、咸陽中學、渭城中學、咸陽啟迪中學)面向市區以外的縣市招生的計劃。全市統招計劃未錄滿的,余額調配至縣市區招生計劃。
(三)縣市區招生計劃
1.普通生招生計劃。是指縣市區區域內所有普通高中(含民辦普通高中)面向本縣市區招收普通生的計劃。
2.特長生招生計劃。指具備招生資格的普通高中面向本縣市區(秦都、渭城為同一招生區域)招收體育、音樂、美術特長生的計劃,原則上不得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5%。特長生招生資格學校及具體招生計劃由縣市區教育局確定,報市教育局備案公布。
3.定向初中招生計劃。優質普通高中(含民辦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計劃定向分配到本縣市區各初中。優質普通高中的范圍及具體分配比例和數量由各縣市區確定并按有關規定實施。
(四)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為指令性計劃。
已錄滿計劃的學校不再增加;未錄滿計劃的學校,其剩余招生計劃不能調劑到其他學校。
五、招生最低控制線
(一)全市統招最低控制線、縣市區招生最低控制線執行同一最低控制線,由市教育局具體劃定。
(二)特長生招生最低控制線。報考特長生的考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須達到當地縣市區招生最低控制線75%以上,分類別按其專業課測試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錄取。報考體育特長生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中身心健康評價結果須達到A等級;報考藝術特長生的考生,藝術素養評價結果須達到A等級。各縣市區在填報志愿前公布特長生專業課測試成績。
六、志愿填報
報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均須在網上填報志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公布之后,考生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咸陽市教育局網(http://jyj.xianyang.gov.cn/)填報志愿。各類志愿一次性填報,分類予以錄取,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模式。填報志愿之前,考生要認真閱讀填報說明。未在網上填報志愿者,普通高中不予錄取。
普通高中志愿分三個層次:
(一)全市統招志愿。凡咸陽市區以外縣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達到本縣市最低控制線的考生,可填報咸陽市實驗中學、彩虹中學、咸陽中學、渭城中學和咸陽啟迪中學。每個考生可以填報1-2個志愿。
(二)縣市區招生志愿。分兩類:
第一類是普通生志愿。凡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達到本縣市區招生最低控制線的,依據成績和入學愿望,咸陽市區考生可以填報市區內1-3所普通高中(含民辦普通高中),其他縣市考生可以填報本縣市內1-2所普通高中(含民辦普通高中)。
第二類是特長生志愿。凡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達到考試報名所在地縣市區(秦都、渭城為同一招生區域)招生最低控制線75%以上,且綜合素質評價身心健康或藝術素養評價結果達到A等級的考生,可相應填報本縣市區具有體育或藝術特長生招生計劃的學校。報考特長生的考生根據個人成績狀況也可兼報其他類志愿。
(三)征集志愿。縣市區招生計劃未完成的學校征集志愿。全市統招計劃不征集志愿。
七、招生錄取
(一)錄取方式:市教育局負責全市統招志愿的具體錄取工作;縣市區教育局負責縣市區招生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具體錄取工作。各類錄取結束后,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咸陽市教育局網(http://jyj.xianyang.gov.cn/)查詢錄取結果。
(二)錄取依據:按照學校招生計劃和考生志愿,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特長生專業課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從高到低依次錄取。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時,綜合素質評價等級高者優先錄取。軍人子女、公安英烈英模子女、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按有關規定享受優待政策。
(三)錄取順序:先錄取全市統招志愿,再依次錄取縣市區招生普通生志愿及特長生志愿。全市統招志愿被錄取的,縣市區招生普通生志愿不再錄取;縣市區招生普通生志愿被錄取的,特長生志愿不再錄取。
八、入學管理
(一)被普通高中正式錄取的學生,由縣市區教育局依據錄取結果,向學生發放騎縫加蓋縣市區普通高中錄取專用印章和錄取學校印章的《錄取通知書》。考生須按規定時間和要求持《錄取通知書》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兩周內不辦理者,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在普通高中就讀期間,本縣市區內不能轉學,需跨縣市區轉學的,不能轉入高一層次級別的高中。錄取結果是考生建立全國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籍的唯一依據,未被錄取的學生不予建立學籍,不能取得在校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籍,不能取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二)凡在外地市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咸陽戶籍考生,欲回我市普通高中高一就讀,必須在被當地普通高中錄取并建立學籍后,按規定轉學到我市同層次學校。
(三)招生工作結束后,任何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
九、工作要求
(一)精心組織實施。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普通高中招生考試的組織、實施和協調工作。各縣市區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明確工作職責,夯實工作任務,認真抓好落實,確保普通高中招生考試工作平穩有序。秦都、渭城兩區要加強協調,聯合成立市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做好市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市、縣兩級招生考試機構要認真做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務組織和技術支持。秦都、渭城、涇陽要切實做好劃轉西咸新區范圍考生的計劃分配、考務組織、志愿填報等相關工作。西咸新區教育體育局要做好轄區考生的考試組織、政策宣傳及民辦學校招生監管工作。6月30日前,各縣市區將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特長生專業課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以光盤形式上報市教育局。
(二)完善工作機制。要建立科學嚴密的工作規程和制度,考試招生方案、招生計劃、錄取程序等重要關口務必嚴謹、細致。要統籌做好考務組織工作,確保考試和招生工作安全順利實施。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工作流程和政策要求,設立舉報咨詢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咨詢。完善考試錄取申訴機制,及時回應和處理考生及家長的疑問和矛盾。健全監督機制,教育紀檢監察部門要參與考試招生工作全過程,確保考試招生工作陽光運行。
(三)加強宣傳引導。招生考試政策專業性強,層次較多。各縣市區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解惑釋疑,對不實信息及時予以澄清。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今年起全面取消跨市招生,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凡在我市參加考試的學生將不能被市域外的普通高中錄取并建立學籍。考生填報志愿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網上填報,所填志愿一經提交確認將不得更改。各縣市區要組織初中學校相關管理人員及畢業年級班主任、科任教師,認真研讀并準確掌握相關政策,通過召開家長會、班會,幫助學生和家長了解招生政策和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等,明確填報志愿的規定要求,指導和服務考生,根據個人志向、學業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校的食宿條件等科學、慎重、按時填報志愿,避免因政策不明晰而給學生高中入學帶來影響,盡力降低志愿填報不慎的風險。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相信違規跨市招生的虛假宣傳,未按時、有效填報志愿將不能被我市普通高中錄取,被外地市普通高中違規招收后將無法建立普通高中學籍,導致的不良后果及責任家長和考生自負。各初中要在召開學生、家長招生政策解讀會后,組織學生及家長確認簽字,學校留存。堅決禁止任何學校和教師違背考生意愿、干預和代替考生填報志愿。嚴禁虛假宣傳、欺騙誤導學生的行為。堅決禁止任何普通高中擅自設定招生分數線或提前收取考生押金等違規行為。
(四)加大監管力度。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工作備受社會關注,必須嚴明紀律,陽光操作。所有公辦、民辦普通高中都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范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嚴禁以借讀、試讀、跟班隨讀等名義擅自違規招生;嚴禁任何學校和辦學機構以各種名義提前或自主招生;嚴禁任何性質的超標準收費、搭車收費、亂收費和以擇校、借讀名義的高收費行為。嚴格控制班額,嚴禁違規收費招收線下生;嚴禁招收借讀生、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嚴禁普通高中在考生填報志愿期間私自設定分數線,蓄意虛假宣傳;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考“狀元”“喜報”和升學率。要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納入教育系統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及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和陽光招生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嚴格實行招生工作問責制度,嚴肅執紀問責,從嚴查處招生工作中發生的違規違紀行為。對違規招生行為,將視其情節予以通報、撤銷
省級示范高中和省級標準化高中稱號,調減下一年招生計劃、停止招生或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并依規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確保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工作風清氣正。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