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9-15 10:21:40
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正確價值觀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而科學、嚴謹的教材則正是潤物無聲的重要價值觀“源頭”。從這個角度看,將中小學教科書比喻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并不為過,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跟著錯下去。
9月將至,新學期開學在即,教育部統一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將在全國投入使用。新教材更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其中,語文教材古詩文數量增加,新編初中歷史教材注重加強國家主權意識和海洋意識教育,講述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相關報道見A4版)
有媒體將此次中小學新編教材的使用稱為“大換血”,這種說法雖不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由于此前我國中小學教材實行“一綱多本”政策,目前各地使用的教材存在明顯差異。據反映,有些地區此次使用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新教材后,當地中學教材中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科目內容的調整幅度將達到近40%。對這些地區而言,此次教材改革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大換血”。
從9月1日起,全國數百萬就讀于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統編語文教科書,這標志著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結束。“一綱多本”政策已經實施了十多年,2004年課改后各地陸續開始自主編撰教材,以語文教材為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版本有人教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教科版等十余種。“一綱多本”模式確實讓語文教材“活”起來,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