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中考網 2019-05-08 16:08:44
1.閱讀上述材料,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D)
A.互聯網發展變化速度之快讓人難以想象,人們都對互聯網的脆弱性感到憂心忡忡。
B.互聯網的核心設施分布全球各國,網絡服務大部分是由超級數據中心獨立完成的。
C.互聯網并非完全堅不可破,使用物理方法切斷傳輸通信海底電纜可徹底摧毀它。
D.有人認為互聯網的變遷會讓很多“歷史資料”消失,造成“21世紀的數字黑洞”。
【答案】D
【解析】A絕對化,早期的互聯網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對互聯網崩潰的可能性感到憂心忡忡,贊成希里斯意見的人大都對互聯網的脆弱性感到焦慮。B日常的網絡服務大部分都是通過這些重要節點來運行的,這些節點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務器,連接各大洲的海底電纜,還有儲存、管理和分發海量信息的超級數據中心。C原文為“通訊電纜”而非“通信電纜”,想要摧毀互聯網,需要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條電纜都斬斷、摧毀根域名服務器、攻擊全球數據中心,鑒于互聯網的超強修復能力,上述步驟最好同步完成,由此可見,不消耗規模驚人的人力物力來發動一場全球規模的“戰爭”,是不可能完成這個計劃的。
2.下列對材料中“無尺度網絡”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D)
A.支持“無尺度網絡”運轉的多個重要節點,它們并不是由一臺計算機來控制的。
B.“無尺度網絡”和人際關系在結構上類似,這種結構遠比我們想象的“健壯”。
C.除非將“無尺度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全部刪除,否則不會對網絡性能產生影響。
D.2002年10月黑客攻擊的典型事例,是為了充分說明“無尺度網絡”極其脆弱。
【答案】D
【解析】與原文意思相反,原文中舉此例子是為了說明“即使其中一臺損壞,互聯網也能在其他服務器的支持下繼續運轉下去。”在受到黑客攻擊結束之后,網絡迅速恢復了正常。與“無尺度網絡”及其脆弱表述不符。
3.下列對材料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我們依賴網絡,越來越深地把生活構建在互聯網上,需要提高個人網絡安全意識。
B.人們要想用物理方法讓互聯網徹底癱瘓,在目前看來,只是在理論上具有可行性。
C.“歷史資料保存計劃”將取代“保存有價值的歷史資料”系統,成為各國關注重點。
D.如果隨意地使用手機登錄陌生WIFI,我們的姓名、手機號碼等信息將可能被盜取。
【答案】C
【解析】互聯網還沒有建立“保存有價值的歷史資料”的系統
4.請分析下面語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這些電纜承擔了95%以上的網絡傳輸,沒有它們,各大洲會變成信息孤島..。
【答案】“孤島”原指與世隔絕的島嶼,文中指沒有了承擔網絡傳輸任務的電纜,各大洲將面臨的信息封鎖、溝通脫節的狀態。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電纜在互聯網通訊的過程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強調了其對信息傳遞和網絡傳輸的重要性。
【解析】“孤島”一詞本義1分;在文中“孤島”的含義1分;夸張的修辭手法1分;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1分。
5.請分別概括以上材料中談及的幾個方面的網絡安全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什么網絡安全問題?你將如何應對?
【答案】安全問題:具有歷史價值的片段,將會隨著互聯網的變遷而消失得無影無蹤;登錄陌生WiFi,個人信息的安全隱患問題突出,極易被黑客盜取。
其余網絡安全問題:互聯網信息發布過程中虛假欺騙行為;重要的數據、資料信息外泄應對措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時進行系統修復;加強對網絡安全評估系統的監管,對出現的漏洞進行及時修補。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提取與概括,需要回歸原文篩選重要信息,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概括每點1分,共2分。其他兩問屬開放題,需要學生根據文章觀點、實際生活提出問題及相應的建議,共3分。
相關推薦: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說明文閱讀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