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6-13 21:38:15
(三)水鄉懷舊(節選)周作人(11分)
在水鄉的城里是每條街幾乎都有一條河平行著,所以到處有橋,低的或者只有兩三級,橋下才通行小船,高的便有六七級了。鄉下沒有這許多橋,可是汊港紛歧,走路就靠船只,等于北方的用車,有錢的可以專雇,工作的人自備有"出坂"船,一般普通人只好趁公共的通航船只。
船有兩種,其一名曰埠船,是走本縣近路的,其二曰航船,走外縣遠路,大抵夜里開。次晨到達。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頭,早上進城,下午開回去,大抵水陸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來回的,就都稱為埠船。埠船總數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總有一只,雖是私人營業,其實可以算是公共交通機關。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里有一篇講離婚的小說,說莊木三帶領他的女兒往龐莊找慰老爺去,即是坐埠船去的,但是他在那里使用國語稱作航船,小說又重在描畫人物,關于埠船的東西沒有什么描寫。這是一種白篷的中型的田莊船,兩旁直行鑲板,并排坐人,中間可以擱放物件。船錢不過一二十文吧,看路的遠近,也不一定。
鄉村的住戶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還是本家,上船一看乘客差不多是熟人,坐下就聊起天來,這里的空氣與那遠路多是生客的航船便很有點不同。
航船走的多是從前的驛路,終點即是驛站,它的職業是送往迎來的事;埠船卻辦著本村的公用事業,多少有點給地方服務的意思,不單是營業,它不但搭客上下,傳送信件,還替村里代辦貨物。無論是一斤麻油,一尺鞋面布,或是一斤淮蟹,只要店鋪里有的,都可以替你買來。他們也不寫賬,回來時只憑著記憶,這是三六叔的旱煙五十六文,這是七斤嫂的布六十四文,一件都不會遺漏或是錯誤。它載人上城,并且還代人跑街,這是很方便的事,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別是女太太們,要嫌憎買的不很稱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來的時候,自己買了。城市里本有貨郎擔,挑著擔子,手里搖著一種雅號"驚閨"或是"喚嬌娘"的特制的小鼓,方言稱之為"袋絡擔",據孫德祖的《寄龕乙志》卷四里說:"貨郎擔越中謂之袋絡擔,是貨什雜布帛及絲線之屬,其初蓋以絡索擔囊橐衙且售,故云。"后來卻是用藤竹織成,疊起來很高的一種箱擔了,但在水鄉大約因為行走不便,所以沒有,卻有一種便于水行的船店出來,彌補這個缺憾。這外觀與普通的埠船沒有什么不同,平常一個人搖著櫓,到得行近一個村莊,船里有人敲起小鑼來,大家知道船店來了,一哄的出剖河岸頭,各自買需要的東西,大概除柴米外,別的日用品都可以買到,有洋油與洋燈罩,也有芒麻鞋面布和洋頭繩,以及絲線。這是舊時代的辦法,其實卻很是有用的。
我看見過這種船店,趁過這種埠船,還是在民國以前,時間經過了六十年,可能這些都已沒有了也未可知,那么我所追懷的也只是前塵夢影了吧。不過如我上文所說,這些辦法雖舊,用意卻都是好的。近來在報上時常看見,有些售貨員努力。到山鄉里去送什貨,這實在即是開船店的意思,不過更是辛勞罷了。
1.稱為"埠船"的原因是什么?請將它找出來。(文中原句)(2分)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埠船"和"航船"的不同。(4分)
答:
3.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請從最后一段找出能說明其目的的一個詞。(1分)
答:
4.文章結尾為什么作者要寫售貨員?(3分)
答:
四.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以"感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體不限)
(2)觸摸是一種微妙和敏感的行為,我們觸摸巖石,體會它的厚實堅硬;我們觸摸流水,感知它的清涼溫柔;我們觸摸親人的臉龐,感受那一份親切和溫暖。伸出手指,我們也許還可以觸摸到神秘的星空、美麗的心靈……請在"觸摸__________"空白處補上恰當的詞語,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