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0 14:57:09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
【思維導圖】
第1課 古代埃及
【課程標準】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1)興亡:位于非洲東北角,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稱為“尼羅河的贈禮”。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若干小國,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實現統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國吞并。
(2)版圖:經歷了古、中、新三個王國時代,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北至敘利亞和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3.法老的統治
(1)統治:法老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國王經常用王杖責打大臣。
(2)危機: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
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
【課程標準】
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1)范圍:“兩河”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
(2)建國: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產生了一些以城市為中心的小國。
(3)統一:約公元前2400年,實現了初步統一。
2.古巴比倫王國
(1)統一: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2)統治: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定了一部較為系統和完整的法典。
(3)影響:漢謨拉比在位時是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的時期。
3.《漢謨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內容: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義:法典內容十分廣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法典中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
(4)評價:《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第3課 古代印度
【課程標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